中海集运与中远集运双方签署《中海集运与中远集运内贸航线合作协定》,计划在内贸东北∕华北至福建∕汕头航线上共同投船、合作经营,这是双方首次在中国内贸集装箱航线上合作。
大公报10月13日讯 为应对全球经济低迷,缓解运力过剩问题,中海集运(02866)与中国远洋(01919)旗下的中远集运昨日宣布,将在中国内贸集装箱市场上开展航线合作。券商对此看法正面,认为合作有利行业自救,消除竞争。另外,波罗的海乾散货综合运费指数(BDI)自上月低位大幅回升,刺激航运股昨全线造好,中海集运与中国远洋表现最标青,齐急弹逾7%。市场预期航运业明年表现将较今年好。 本报记者 林静文
中海集运与中远集运双方签署《中海集运与中远集运内贸航线合作协定》,计划在内贸东北∕华北至福建∕汕头航线上共同投船、合作经营,这是双方首次在中国内贸集装箱航线上合作。
根据协定,自今年10月中旬起,双方将合作经营内贸集装箱华北至福建线、东北至福建线、北方至福汕线,旨在通过整合双方在这一区域市场上的优势资源,满足客户日益高品位的需求,显著提升航线覆盖面和班期密度、缩短交货期。
双方强调,此次合作仅是在内贸集装箱航线上深入合作的开端,双方未来还将不断深化合作。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国内集装箱业务按收入计佔中国远洋集装箱业务收入的24%,中海集运国内业务佔总收入的19%。中海集团表示,两家合併佔国内沿海贸易的市场份额为80%,将分别投放船隻在共同营运的航线上。
行业仍待国际市场好转
此外,国泰君安表示,国内业务的合作有利於消除国内的竞争,有利於行业自救。但实际上能否解决行业困境主要还是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因此除非国际市场出现利好的反转,否则行业低谷情况将持续较长时间。并强调,随着旺季运输的结束,运价开始呈现下滑趋势。
该行又称,消息对两家公司都属於利好,但目前行业基本面没有反转,认为并不是最佳买入时机。
去年,全球集装箱运费受到经济低迷和供求失衡的影响,持续受压,受惠於美国需求复苏和船公司减少运力投放,在今年第二季度回升。交银国际分析师Geoffrey Cheng表示,希望此次合作能稳定内贸集装箱航线的运费。
欧盟委员会日前对中远太平洋(01199)的希腊Piraeus港码头项目展开税项调查,集团回应表示与其他希腊基建公司享有共同的税项权利,并指已与当地政府签署有关基建方面的合同。滙丰估计,中远太平洋已向Piraeus码头项目投资接近1.7亿美元,大约佔集团市值5%;而上半年该码头为集团提供1200万美元盈利贡献,年回报率超过15%。
该行续称,中远太平洋股价由年初至今上升19%,并吸跑赢同业招商局(00144),维持目标价13.6元,重申评级「增持」。中远太平洋昨日收报10.98元,升0.300或2.809%。
另一方面,航运指数整固后重拾升势,BDI自9月12日七个月低位回升逾37%,刺激航运股造好,中海集运收报1.81元,升0.12元或7.101%,成交2.93亿元,其同系中海发展(01138)收报3.48元,升0.190或5.775%,中国远洋收报3.66元,升0.27或7.965%,成交2.50亿元。
第三季度行业料仍亏损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Joe Liew表示,随着需求上升,新增运力减少,海岬型运费已从9月底的地位回升近50%。他预期,今年第三季度行业依然亏损,但受到运力增长放缓刺激运费回升,明年表现必将较今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