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一桩内幕交易案,神秘富豪张志熔的财富版图露出一角。
这位并不高明的资本玩家,将造船做成了一桩“水上房地产生意”,却也因此深陷资金链困局。
“上半年一张造船订单都没有。”在江苏南通长青沙船坞码头,熔盛重工公司工程师王兴宇在检查台风“达维”来临的防汛工作。他指着身后的七八艘超级货轮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张老板现在很少在厂区公开露面,据说他忙着拜访客户,让这些船尽早交付。”
这些超级货轮的命运还在风雨中飘摇,而作为这家中国最大造船民营企业熔盛重工的老板,张志熔则在种种寒流中,四面楚歌。
张志熔四十出头,位列2010年福布斯中国内地第10名,却十分神秘。他生于江苏起家于上海,发迹于地产却得名于造船。直到最近,一桩内幕交易案才使其频频曝光。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2012年7月2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来自香港的Well Advantage账户,以及新加坡的两个未披露账户,涉嫌提前获取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内幕消息并在纽约股票市场上操作,非法获利超过1300万美元。SEC申请了法院紧急令,冻结这些账户总计3800万美元的资金。
其中Well Advantage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张志熔。该账户在2012年7月19日通过瑞银证券和花旗集团,购入尼克森公司83.1万股,总计1430万美元。7月23日,中海油正式宣布将以151亿美元并购加拿大油气生产商尼克森,后者股价开盘大涨,涨幅近52%。Well Advantage账户由此获利720万美元。
美国证交会执法部门主管桑贾伊·瓦德瓦在声明中说,Well Advantage与其他未知账户显然滥用内部信息,已实现极为精准的买入卖出,并从此非法行为中获取暴利。在此之前,Well Advantage和其他涉案账户,从未买入或极少买入尼克森的股票。
很快,张志熔开始为这720美元的获利付出代价。
在美国证交会公布该内幕交易事件后,张志熔控制的两家上市公司熔盛重工和恒盛地产股价在随后的3个交易日内暴跌35%和15%,其个人市值短短数天内损失超过20亿。
“他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来想赚把快钱就跑,没想到账户被美国人盯上。这下账户被冻结了,将来还可能罚上巨款,自己声誉也赔上了,真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一位熟悉张志熔的南通建筑业人士叹息说。

张志熔四十出头,位列2010年福布斯中国内地第10名,却十分神秘。他生于江苏起家于上海,发迹于地产却得名于造船。 (Gcmt 东方IC /图)
中海油很生气
中海油151亿美元并购尼克森,倘若成功,将是中国企业最大的一桩海外并购案。但内幕交易案会搞砸这桩大交易吗?这也正是中海油高层所担心的。
目前,中海油公司投资者关系部对于媒体关于该起事件的任何采访,均表示“不予置评”。
熔盛重工的起家,与中海油并非没有关系。熔盛招股书显示,公司从2007年起为中海油建造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该船花费四年多才完工下水。
“四年多,中海油和熔盛的合作仅限于这条起重船,张老板也从这条船上赚了不少钱。”一位熟悉该交易的南通航运业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张志熔2012年5月份也曾对香港媒体承认此事,“我们之前给中海油造的一条远洋铺管船,价格是32亿元人民币。仅此一个订单就为集团贡献了超过10亿元的毛利。”
熔盛重工与中海油在2010年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但双方均未披露协议内容。中海油上海分公司一位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个战略协议只是框架,并没有太多实质内容,而张志熔在熔盛IPO路演时把这个向投资者大肆宣传,也让我们很生气。”
熔盛重工2010年度在香港IPO上市时,中海油作为基础投资者,也出资4000万美元认购了熔盛重工股份,这也被认为中海油和熔盛关系密切。但上述中海油人士称:“这并不能说明我们两家关系好,事实上,这笔交易我们亏大了,当时我们是以8.7元的发行价认购的,目前股价一元多,该投资缩水80%多,还不及初始投资零头。”
北京一位接近中海油的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中海油内部目前正在对该交易信息发布的各环节,以及能接触该信息的人员,进行逐一排查。
这位知情人士声称,数位中海油高管都曾去过熔盛公司现场调研,但这几位高管风格谨慎小心,不可能向张志熔泄露并购信息。
此外,媒体报道说,中海油在公布消息前曾向有业务往来的银行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要求银行为其提供融资建议,并简略地提及收购计划,因此许多市场人士推测张志熔也有可能是从银行方面得到的消息。
尽管此次被调查的内幕交易与中海油无关,但据国外媒体报道,已有多位美国议员开始刁难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一事。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美国SEC的调查与美国议员的反对并不一定有关系,但仍不排除一些美国议员以此内幕交易作为“筹码”,来引发美国国内的反对声音。
可以想见,这次事件让中海油十分恼火。
熔盛公司工程师王兴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2011年向中海油交付首艘远洋铺管船后,中海油暂时未下新订单。
目前,熔盛内部盛传,内幕交易事件已经引发中海油高层震怒,“大家都担心中海油会取消以后的订单”。
如果失去中海油大客户,熔盛开拓海洋工程的努力很可能化为泡影。据王兴宇介绍,熔盛造船业现时的毛利率约10%-15%,而海洋工程的毛利率却高达25%,“公司一直在全力推进毛利率更高的海洋工程业务。”
目前,熔盛重工方面紧急消除张志熔内幕交易事件的不利影响,并发公告称:不会影响本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日常业务及运作。
造船造成船东
熔盛2011年报则显示,海洋工程的收入仅有3100万,占全部销售收入的0.2%。目前,主营业务还是造船。
然而,造船业一片低迷。为了卖船,造船企业之间正在低价拼单。
“前不久有个集装箱船的订单,好几家厂打价格战,硬是从3000万美元压到2500万美元,利润只剩下5%左右。”南通明德重工集团一位人士这样谈到订单争抢的激烈程度。
王兴宇也透露说,熔盛重工的一家欧洲客户毁约,放弃了一艘熔盛已建好的好望角型矿砂船,该船原来价格将近8000万美元,熔盛转售给另一家船东只卖了3800万美元,可见目前造船业的萧条程度。
熔盛重工近期发布盈利预警公告,而英国投行巴克莱的分析报告认为,熔盛重工2012年全年盈利将降低25%至12.9亿元人民币。
目前,熔盛还面临客户以各种理由延迟收船的困局。在熔盛长青沙造船总部,南方周末记者看到七八艘巨型货轮停泊在船坞码头。“这些都是船东延迟收船的。”王兴宇说。
其中一艘巴西铁矿石公司淡水河谷定制的“淡水河谷·河北号”38万吨矿砂船,早在2012年2月份就已出坞下水,但是到现在已过半年,对方还在以各种理由延迟收船。